條件變量(Condtion Variable)是在多線程程序中用來實現“等待->喚醒”邏輯常用的方法。舉個簡單的例子,應用程序A中包含兩個線程t1和t2。t1需要在bool變量test_cond為true時才能繼續執行,而test_cond的值是由t2來改變的,這種情況下,如何來寫程序呢?可供選擇的方案有兩種:
- 第一種是t1定時的去輪詢變量test_cond,如果test_cond為false,則繼續休眠;如果test_cond為true,則開始執行。
- 第二種就是上面提到的條件變量,t1在test_cond為false時調用cond_wait進行等待,t2在改變test_cond的值後,調用cond_signal,喚醒在等待中的t1,告訴t1 test_cond的值變了,這樣t1便可繼續往下執行。很明顯,上面兩種方案中,第二種方案是比較優的。在第一種方案中,在每次輪詢時,如果t1休眠的時間比較短,會導致cpu浪費很厲害;如果t1休眠的時間比較長,又會導致應用邏輯處理不夠及時,致使應用程序性能下降。第二種方案就是為了解決輪詢的弊端而生的。然而條件變量在使用的過程中,比較容易出錯,如何用得不正確的話,會適得其反的,接下來,我將詳細分析如何來使用條件變量,希望能夠給在使用條件變量過程中遇到問題的朋友有所幫助。 在開始介紹之前,需要說明一下,在接下來的介紹中,需要用到互斥鎖和條件變量相關的內容,在這裏我以Linux下的pthread_mutex_t為互斥鎖類型,pthread_cond_t為條件變量類型來進行介紹,對pthread不熟的朋友,可以參考一下linux下的manual。 1. 下面是把剛開始舉的例子翻譯後的程序: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
pthread_mutex_t mutex; ///< 互斥鎖 pthread_cond_t cond; ///< 條件變量 bool test_cond = false; /// TODO 初始化mutex和cond /// thread 1: pthread_mutex_lock(&mutex); ///< 1 while (!test_cond) { pthread_cond_wait(&cond, &mutex); ///< 2,3 } pthread_mutex_unlock(&mutex); ///< 4 RunThread1Func(); /// thread 2: pthread_mutex_lock(&mutex); ///< 5 test_cond = true; pthread_cond_signal(&cond); pthread_mutex_unlock(&mutex); ///< 6 /// TODO 銷毀mutex和cond
通過上面的例子,下面我來介紹一下條件變量在使用過程中需要註意的幾點(也是比較容易出錯的): (1)條件變量的使用過程中,最為關鍵的一點是互斥鎖的使用。細心的朋友應該發現了,我在上面的例子中標了1、2、3、4、5、6個標號。在這裏1、4、5、6都是正常的lock/unlock,2、3是需要特別說明的。2是進入pthread_cond_wait後的,pthread_cond_wait調的pthread_mutex_unlock,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保證在thread1阻塞wait後,thread2獲取同一把鎖mutex的時候,能夠正常獲取(即5,6)。3是thread1被喚醒後,要退出pthead_cond_wait之前,pthread_cond_wait調的pthread_mutex_lock,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把mutex的控制權還給調用pthread_cond_wait的線程(即thread1)。整理一下基本的時序為:1 2 3
thread 1 lock->thread 1 wait-> thread 1 unlock(in wait) ->thread 2 lock->thread 2 signal->thread 2 unlock ->thread 1 lock(in wait)->thread 1 unlock
(2)條件變量使用的過程中,通常會加一個bool或者int的值test_cond來配合使用。這裏需要註意的一點是一定要在signal之前來改變test_cond,這樣才能保證wait的線程被喚醒後,能夠取到正確的test_cond的值,否則後果是不可預測的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